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

江爸爸的一封信─給正心中學所有的老師同學

校長 各位老師 各位同學 大家好:

我是承杰的爸爸,因工作關係未能前來參加此次的盛會,謹以此函代表我無限的感激!當楊老師告知要請承杰來參加惜福餐會時,本來我們還猶豫是否要讓他來,但經再三考慮後,決定讓他來參加,一方面;希望重臨一個曾經生活了5年的環境,能給與承杰很大的激勵,好促使他腦部恢復更進步;另一方面,也希望給予在座的學弟學妹們有一個機會去瞭解學長的努力與堅強!

大家都很關心承杰,以下是他的近況

1、這五年以來,承杰都無法由嘴巴進食,必須由餵食管由12指腸灌食,最近有練習由嘴巴吃稀飯或麥片粥等流質的食物。

2、每週一至週五上午,我們請了一位司機及一位越南阿姨陪同至大林慈濟醫院針灸,復健,語言學習。

3、每天晚上,2I0O~2200我們三人幫忙他學習坐立,跨步、每天都有進步。

對承杰未來的期望:一、趕快會由嘴巴吃東西,二、趕快會站起來走路 三、趕快會說話,叫聲:媽媽"爸爸…

我們的感謝:校方這五年以來從不間斷的關懷,感謝那麼多的老師與同學;在我們最最煎熬與困頓時給與我們生活上的幫忙與鼓勵,無法一一當面向每位幫忙我們的老師當面道謝,謹在此表達我們最誠敬的感激!

對同學們的祝福

1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,父母生我們,養我們很不容易,請 同學們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,勿讓父母們操心、

2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,懷著感恩的心,感謝賜給我們幸福快樂的周圍的每個人、

最後 請關懷 承杰的每位好朋友們,大家一起來為 承杰加油:

謝謝大家

祝福大家

承杰的爸爸 江福興 敬上

97/03/20 24:00

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

中國時報 A10/社會新聞 - 2008/03/10 學弟妹輪流說故事 植物人漸醒

【周麗蘭/雲林報導】   我不認識你,但我等你!曾是資優生的江承杰,高二時因病成了植物人,雲林正心中學師生不放棄,五年來組隊到家裡說故事;如今廿一歲的江承杰慢慢甦醒,校方今年惜福餐要為他而辦,三千多名學弟妹將以省半餐的行動,告訴不曾謀面的學長「我們一直在等你!」   江承杰躺在輪椅上,有帥氣的臉龐,看到學弟妹,發出高亢的咿咿啞啞,很高興;「學長,我是XXX,要告訴你,學校最近考試好多,好緊張!」素未謀面的學弟妹對他說。   五年前,高二的承杰擔任班長、春暉社長、服務團長,功課好又熱心,卻在服務新生的營隊中,因胃痛(後來證實為腹膜炎)送醫轉院途中,發生敗血性休克,變成植物人。   承杰有個雙胞胎弟弟承欣,相似度九九.九%,當年也是同班同學,承杰的成績更勝於胞弟,如今弟弟就讀台大法律系,老師們相信如果承杰沒有生病,兄弟倆現在應該是台大同學。   正心中學生命教育中心老師楊莉華,五年來從未間斷,帶著學弟妹去家裡看他,輪流分享校園生活,喜怒哀樂不限,承杰這一年來明顯進步,眼神會對焦,反應較激烈,師生燃起希望,相信只要繼續陪伴,學長一定會好起來。   楊莉華說,承杰住在學校後方,剛生病時爸爸推他出門,他看到學生似乎會生氣,好像氣自己無法上學。這麼多年來,帶同學去說校園故事,用意是陪伴與關懷,看得出來承杰很開心,但更受益的人其實是學弟妹,每次探望回來,內心都感動滿滿。   日前,十幾個學弟妹又到家裡說故事,承杰聽到「老歐(歐明清老師)那班總有吃有喝,披薩、奶茶一大堆!」似乎牽起對國中導師的回憶,高興得咿咿啊啊。   正心中學是天主教學校,學弟妹每次探望承杰,總為他唸誦「為兄弟姐妹祈禱文」,聽到熟悉的彌撒字詞,承杰又靜默下來,接受學弟妹祝福地在額頭上輕畫十字(架)。   正心中學舉辦惜福餐活動已八年,學生自願報名吃簡約午餐,省下半餐的錢捐助弱勢,今年主題是「給他一個機會」,愛心陪伴對象是 江承杰,全校三千多名學弟妹熱烈報名,高三生尤其踴躍,他們是當年受他服務的對象。   吃惜福餐每人可省下廿元,天主教嘉義教區主教鍾安住日前也報名,本月廿一日江媽媽將推著承杰回校,重溫校園時光,接受全校師生滿滿的愛。

四旬期 江承杰新聞的迴響


(這一篇文章是一位校友閱報後寄來,姑隱其名)

這一兩年正心頻頻上報,有些是記者自己找上門來的,有些則是學校主動放消息的。
老實說,我對這種"行銷手法"不是很認同,學生間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。
但是,今天看到承杰的報導,我真是發自內心的感動。

看到考試或競賽傳捷報的新聞---只是一聲驚嘆,與有榮焉;
看到芒果傳奇---不禁慨歎芒果已不復存在,而芒果精神是否猶存?
正心人有新的突破、新的成長嗎?
還是只剩得昔日光榮的歷史可以拿來誇耀當年勇?
但是今天一早看到這則新聞,我是真的徹底感動了;
感動得數度落淚,感動得甚至將這則新聞的電子報傳送給我通訊錄裡所有的正心人。

其實我根本不認識承杰,我甚至到今天才知道他的名字;
但是從幾年前事情一發生,我就很掛心他,
一開始每天企盼他醒來,後來他成了植物人,我仍期待他能奇蹟甦醒.....
我經常想起這麼個孩子,偶爾向旁人探聽:「老區他們班那個學生有沒有好一點?」
一個美好的年輕生命,如此地急轉彎,任誰都為他感到無常與不捨。
今天看到新聞才知道:
原來掛心他的不只是我,
大家對他的關心並不只是在事發當時的一時熱度而已,
有這麼多老師和學弟妹這些年來仍持續付出關懷,
而且不只是像我一樣默默掛心,偷偷關心,而是真正付諸行動......
這才是正心人足可引以為榮的特質吧!

另外,去年的惜福餐,學生一開始是懷抱喜樂參與;
但是後來學校邀記者採訪,甚至要求學生打領帶吃飯,
這時,不同的聲音就出現了。
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生平第一次上報,非常雀躍;
有些則認為自己淪為學校宣傳工具,頗不以為然。
人多,看事情的角度也多,這方面恐怕要謹慎處理呢!

最後,我由衷感謝莉華老師帶領學生持續關懷承杰,
你替我們做了想做卻無力去做、想表達卻不敢表達的。

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

阿住仔的故事一小牧童到大牧人之路




(鍾安住主教生平故事讚美詩轉載)


婁緯芳

甲:小時候,每當農忙的時候,媽媽總要背著阿住仔,忙前忙後準備20幾位工人的三餐茶水,辛苦當中,可敬的媽媽還不忘為背上的愛兒祈禱,希望有一天他能成為「農人的農夫」,為人們的心田播種收割。眾:啊!農人的農夫!

乙:媽媽吃苦耐勞,沉默寡言,她從不說廢話,在阿住仔還不會講話時,媽媽就教他唸經了,每天無論多忙多辛苦,全家人一定要一起唸經晚禱,常常,小阿住仔睏的眼睛都張不開,迷糊中還聽到媽媽大聲祈求:主啊!求你來我們家召選工人吧!

眾:主啊!求你來我們家挑選工人吧!

丙:唸小學時,爸爸當民意代表,常常招待來自國外的神父、修士,因此家中一直都有濃郁的神聖氣氛,當時阿住仔最喜歡跟隨神父去拜訪教友,每當看到困苦的家庭在神父探望後,都能夠從愁容中一展歡顏,小心靈就默默許下,將來也要做個帶給別人快樂的神父,從那時起,「當神父」不只是阿住仔作文簿上唯一的志願,連兒時的家家酒遊戲,也一定是阿住仔扮演神父。有一天,鄰村的阿土罵了主耶穌,瘦小的阿住仔奮不顧身就撲了上去,結果被打的遍體鱗傷,媽媽為他擦藥時,嘴裡雖然嘀咕打架不好,但心裡卻暗自感恩自家兒子差點成殉道聖人。

眾:啊!殉道聖人!

丁:華盛頓有棵自己的櫻桃樹,阿住仔也有棵別人的楊桃樹,華盛頓砍了樹沒被父親處罰,阿住仔站在樹下撿楊桃,不只跪在聖母像前唸經懺悔,還被棍子結實的打了一頓,因為媽媽說將來要做神父的人,道德標準不但要高過總統,更要高過一切的人。

眾:啊!不但要高過總統,更要高過一切的人!

戊:在值得紀念的那年,阿住仔手中握著轉學證明書,再望一眼讓他信仰啟蒙的農村家園,就隨著爸爸媽媽哥哥們浩浩蕩蕩的往修院的路上奔去,那一路,風蕭水寒,我們那誓不復返的鄉下壯士,破利斧,沉大舟,豪邁的唱著:「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,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,永不回頭!永不回頭!」。

眾:啊!我已經決定要跟隨耶穌,永不回頭!永不回頭!

甲:然而,最好的時候,也是最壞的時候,一行人到了修院,主教看了幾科不及格的成績單,就生氣的叫大夥回家,阿住仔眼見修道夢碎,當場號淘大哭,在場人士莫不鼻酸眼紅。好家在,主教有好生之德,勉強留下了阿住仔,但言明在先,朽木若是不雕,還是不准修道,臨別之前,媽媽嚴肅的告訴阿住仔:「你在裡面修道,我在家裡唸經和你一起修道,如果遇到困難,要想到媽媽在為你祈禱。以後萬項代誌都要依靠天主。」。

眾:啊!以後萬項代誌都要依靠天主。

乙:黑夜漫漫,迴路長長,棄俗修道,其實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,咬著牙,決著心,阿住仔靠著媽媽每天的一串玫瑰經,努力的讀書修德,感謝天主,諸聖相通功,就靠著媽媽每天一串玫瑰經,阿住仔的腦袋瓜好像木頭柱仔開了竅,這會兒功夫,朽木竟然生了香菇,書本全看懂了。更讓媽媽高興的是,阿住仔不只書本看懂了,上高中後成績優異竟然領到了獎學金。

眾:阿!領到了獎學金。

丙:一懂百懂,一通百通,那個當年為了耶穌和人打架的阿住仔,就這麼靠著天主聖寵從小修院到大修院,從小修生到大修士,一步步的走向祭台,在那榮耀的日子,爸爸媽媽親手為兒子穿上祭衣,那一刻,爸爸媽媽哥哥和修女姊姊們全都哭了。阿!還忘了提醒各位,當年,媽媽大方的祈求天主來家裡召選工人,結果,天主就在這個蒙祝福的家族裡,不只召選了一位神父,還同時召選了兩位修女。那一刻,兩百多位家族鄉親也全都哭了。

眾:阿!大夥都哭了!

丁:當年!撒慕爾用聖油膏抹了在田裡放羊的小達味,而今,媽媽用玫瑰經的串串馨香圈住了在田裡打泥仗的小阿住仔。是的I位神父,家族中出了一位被聖油膏抹過的神父,他可以祝聖聖體、赦免罪過、他可以為新人福證、為嬰兒領洗、他可以為病人治癒,為罪人回頭,他的雙手所觸摸祝福之處,都為天主所聖化。媽媽當年祈禱阿住仔能做「農人的農夫」,他終於做到了,那是連做夢都會笑的阿!

眾:阿!連做夢都會笑的阿!

戊:又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,阿住仔神父登上了大學講臺,回想當年多科不及格差點被趕出修院門外,不禁熱淚盈框。神父熱愛聖體櫃中的耶穌,遠道來的朋友,總會先被帶去朝拜聖體,那份自自然然的恭敬之情,就彷彿拜見高堂父母。那一天,從大學授課回來,阿住仔急忙的往聖體櫃奔去,他有好多話要向耶穌傾訴,但是他一句也沒說,只是懷著感恩之情,哭倒在耶穌的懷中。

眾:阿!懷著感恩之情,哭倒在耶穌的懷中。

後記:

一九九六年為了邀請鍾神父參加Choice,堅凌和我驅車前往台南碧岳牧靈中心,初次見面,神父堆滿樸實憨厚的笑容開啟修院大門,才稍事寒暄,就急忙將我們迎進了聖堂,有如高堂父母早已引頸企盼,這位鄉間教士帶領陌生訪客朝拜聖體櫃中的耶穌,就像人間禮數般,做的自然極了!而在往後的相知相熟中,這才恍然,在聖體前祈禱.默想是他繁重的牧靈工作中最重要的力量泉源。

第一次接觸,至今難忘,然而接下來的訪談,更是引人入勝,鍾神父其容溫溫,其言及及,40多年來榮主益人的精彩片斷,就在短短四小時裡娓娓道盡,我們間或開懷大笑,間或淚眼微濕,望著這位至情至性、奮不顧身為了耶穌和人打架,又因為三科不級格差點被修院掃地出門的鄉下孩子,總覺得有些眼熟,就彷彿看到二世紀前那位樸拙的聖維雅納神父,當年也因為成績低劣而被修院遣回,當父親難過的說道:「你生來就是做農民的,今後就種莊稼好了。」而聖人的好母親臨終前仍不放棄的勉勵:「兒子,好天主會讓你成為神父,我在天主前會為你祈禱……」。拉丁文是聖人修院課程中最沉重的負擔,而從小說閩南話的鍾修士同樣在國語學習上吃盡了苦頭,當課業艱澀難懂,這兩位開竅甚晚的苦學修士,總不約而同的跪在聖龕前尋求智慧的泉源,而平常時間裡嚴以律己、用功苦讀,一分鐘也不浪費,「一勤天下無難事,別人讀一小時,我就多讀二、三小時。」修道路上的至理名言,終於讓他們圓了孩提時的夢想。

2003年神父調任澎湖,我們一家在某個週五晚間飛去馬公渡假,第二天,早早爬起來參加晨間彌撒,才上階梯,就傳來鍾神父琅琅的早課聲,那聲音既精神又堅定,另兩位年輕神父倚聲唱和,我們隱身於後,沉浸在神聖的氛圍,那氛圍源於古早修道院的赤子熱情,晉鐸多年,對那最起初的召叫,仍延續每日堅定的答覆,就像當年小撒慕爾睡在約櫃的殿內,半夜聞聲而起,恭敬的答說:「請上主發言!你的僕人在此靜聽。」為年輕輩的神父而言,「其身正,不含而行。」那可是鐸職精神極其珍貴的傳承呀!

彌撒後才一會功夫,就看到神父滿頭大汗騎著略顯老舊的腳踏車,一邊掛著包子饅頭,一邊掛著豆漿米漿回來,我們有幸能與神父的兄姊共進早餐,也因此能近身親睹這充滿恩寵的家族,這包括貴為董事長又同時身兼監獄教誨師的哥哥們,以及獻身為修女又是專業醫師的兩位姊姊,在當日出海的渡輪上;這位年過半百的么弟神父,理所當然的被兄姊簇擁在當中(五兄妹擠在三張椅子上),那份手足親密也正是他聖召路上最引以為傲的後盾。

晚間,熱心教友宴請遠道而來的神父兄姊,我們躋身其中,也從那得知這位鄉間教士的種種口碑,初到任時,為了替兩派不同意見的教友排難解紛,EQ甚高的本堂神父總能在撙俎之間行折衝之實;人和之後,不但每星期兩次帶領教友去監獄牧靈,又開了慕道班、師資班、主日學,教友們說:「我們每年暑假都是請神學院的修士帶領主日學,鍾神父一來,就訓練我們十幾位教友成為要理老師,今年暑假,神父辦的夏令營對外招生,結果來了七、八十個孩子。」

然而這位以和為貴,行止坐臥間總是煙囂殆盡的修道人,也有他的堅持,18年前為了支持聖召,初出毛廬的年輕神父,勇敢的在堂訊上痛批本堂教友在聖召推行的不力;果不其然,他擔任小修院院長時,每日就像慈母般的站在門口等候小修生放學,進門前,觀其神色是憂是喜,進門後,查其便當是否吃完,也因此在每次與修生的談話裡都能鞭辟入裏、直指人心;擔任大修院院長時,先廣邀良師,再修繕舊舍,鍾母93歲高齡升天那年,適逢SARS來襲,修士們不畏路途遙遠,堅持南下在靈前行孝子跪拜之禮,他們說:「院長的母親就是我們的母親。」簡單的一句話,道盡孚眾望的院長是如何的深得人心;面對教會,他也大聲鏜鞳,要讓台灣社會聽見洗者若翰的呼聲,身為一位神父,就是要在曠野裡預備上主的道路,他的目標極其明確─牧人與育人,完全沒有灰色地帶

然而,牧人、育人首要展現的是「道不遠人」,校牧在輔大即將渡過第三個聖誕,從接任開始,不只為學生開辦慕道班、為教職員的孩子設立主日學,同時間,也延請恩師房志榮神父每週二為學校的一級主管傳道解惑,兩年期間校牧和郭副校長全程陪伴,這在天主教大學中蔚為創舉;這位學生口中親和力極佳的陽光神父,在同仁眼中更是表裡如一,謀定而後動的好主管,而校牧隨身攜帶的玫瑰唸珠,正是他謀定、後動之間的最大法寶。

仲公問仁,子曰:「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」,這完全反映在校牧和工友阿姨間的溫暖互動,校牧的真誠關懷不只在每次的公務接觸,若聞病者,一定親自探視,有位阿姨病.重,在校牧祈禱後有如時雨潤化,身體迅速復原,老公受到感動隨即開始慕道;「溫良的人是有福的,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」,11月晉牧喜訊傳開後,全校將近50位工友席開五桌,單獨宴請在這片土地上大受歡迎的牧者。

三年前,神父赴澎湖前夕,Choice 卅多位好友在彌撒後以詩歌朗誦「阿住仔的故事」歡送,臨行前老友們決議一人一串玫瑰經馨香,為阿住仔渡海的聖召路上壯其行色;三年後,晉牧前夕,老友們再次聚首在彌撒中,神父在祭台上談及他司繹生涯的最大推手─慈母時,數度哽咽不能自己,我們安靜的坐在台下,想著編年紀上的祈禱文「主呀!若你真祝福他,求你擴展他的疆域。」

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美麗的感恩祭


一年一度,正心中學的學校生命教育週就在12初熱鬧滾滾的來了。

今年的校慶活動,由12/3全校彌撒歌曲及主題曲歌舞練習展開序幕..........

接下來,12/4為將要新生的嬰兒祈禱,也為懷胎的媽媽祈禱

12/5下午,第二次全校大合唱練習,為準備校慶彌撒的台子也搭建起來了

校園裡樹上、牆上悄悄地掛起了彩燈

12/5晚上 18:50~20:50 是為小朋友和家長舉辦的親子活動,生活團的哥哥姊姊們帶著幾十位小朋友玩遊戲,劉育如老師教大家如何在蛋糕上塗奶油,做花.....

21:00 全校住校生集合在校園聖家像前,全校燈火管制,家長也不得開車進入

武廷村神父(代校牧)分享了 他從13歲隻身流亡在異國,嘗盡人間的苦澀,只有對未來光明的期望是他往前走下去的動力。隨後,在大家的倒數聲中,校長、神父、同學代表按下了校園燈光的開關,一片光明和炫目的彩燈,大家都不禁歡呼、鼓掌......

12/6 彌撒前一日,祭台布景搭建起來了,各種裝飾、用品都準備好了,最辛苦的是王孟梅老師,她一天有6.7堂課,還幫忙插祭台上的花到晚上七點多才回家.....

12/7 一早校園裡就瀰漫著喜慶的氣氛,08:00 教官宣布集合,各班級很快地搬出椅子就位,神父們也三三兩兩地來到校園。今天的校慶感恩彌撒,特別邀請老校長吳友梅神父返校主祭,和他一樣列為貴賓的江珠京神父都是在今年度過他們的"金慶"─晉鐸為神父50年。左右共祭的神父還有若瑟醫院的畢神父、校董黃神父、校友兼董事浦英雄、郭正利神父、代校牧武廷村神父、青年輔導林作舟神父等。

在彌撒前,生活團向全校班級募捐送給泰北中小學生的文具,一共四箱,66kg,運費也是同學自願捐助的,有一件事很奇怪,每年募捐都沒有說要多少運費,但是卻從來不會不足。像今年就捐了3000元,運費2200元,多餘錢就匯到明愛會一樣讓他們捐給泰北。

重頭戲在彌撒後金慶時展開,全校為歡迎和娛樂吳神父,苦練兩週的主題曲「愛把我們串起來」歌舞秀上場,已經好多年沒有看到正心人這般有活力的吳神父笑得合不攏嘴。

校友黃美陣的故事,這一週連續上了頭條。她熱心而默默助人的作為,完全符合正心的校訓─敬天愛人、盡心盡力。和吳神父在台上相擁的一幕,感動了在場所有學弟妹和來採訪的媒體記者 們。

10:00~11:00 國一聖誕歌比賽

10:00~12:00 國二倫理話劇

國一、二班級都卯足了勁,演出非常精采,現場秩序良好。

下午全校忙著佈置攤位,期待明天的園遊會。

12/8 天氣晴,人潮洶湧。許多攤位在11點不到就必須進行補貨作業,舞台上秀才藝的同學更是使出渾身解數,下午14:00 教官宣布結束收攤。

正心人度過了愉快的一個校園教育週

朋友們,再過三年就是正心50年慶了,你有什麼好點子、好構想嗎?歡迎回應或投到學務處信箱中。

MARRY CHRIAMAS!

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

為在病苦中的老師祈禱


自從同學們聽到老師生病的訊息

每一位學生的臉上都飄過一陣烏雲

即使是還沒有被老師教到的班級

紛紛摺起了紙鶴、星星

畫出一張張的卡片

老師,請您加油!

學校裡所有的師生都在為妳

祈禱

要聲請推甄的同學看過來.....

為服務高三參加推甄及申請大學的同學,需要志工證明表格者請駕"正心中學"首頁,左下方"升學資訊"icon按下去,就可以自行下載空白表格填寫。GO~GO~GO~~
http://www.shsh.ylc.edu.tw/